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职业社会学的新发展:迈向更具包容性的概念与理论框架
  • [摘要]职业社会学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变迁,职业社会学研究出现了危机,暴露出其基于英美社会的预设所带来的一系列局限。在此背景下,学者们重新发展了职业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去本质化”地理解职业的概念,反思关于职业的抽象知识和自主性预设,并以更为关系性、情境化的方式理解职业,使职业社会学重新获得了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力,也更加适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现实。在此过程中,职业社会学的经验研究也进一步扩展。本文系统梳理了职业社会学这一系列的新发展,进而讨论其对于中国相关研究的意义与启发。
  • 作者:简逸伦、肖索未
  • 全文[ PDF 2426111.0 KB ] 2024.39(2)  共有 689 人次浏览
  • 以中释外:基于文明互鉴的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 [摘要]本文提出“以中释外”,主张用华夏文明的原创思想释译域外世界。作者认为,现代社会科学体系是欧美学者用理解自身的知识展开域外研究的产物,其创新之道不在于到远方发现新“例外”,而在于回到“希腊罗马认识域”进行新解读。这种通过释译域外世界丰富自身文明的思路承袭了人类共有的文明互鉴智慧。“以中释外”旨在通过文明互鉴超越“中国特殊论”,探索中国思想的普遍性,用华夏视角对无限复杂的域外世界进行文化翻译,在具体经验研究中通过对话与欧美论述形成互补,从而建构能以理服人的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 作者:

    梁永佳

  • 全文[ PDF 1410548.0 KB ] 2024.39(1)  共有 1556 人次浏览
  •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积累与遗忘(1980—2022)
  • [摘要]知识是怎样变迁的?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恢复重建以来的中国社会学为个案,分别考察了从1980年至2022年的形式性与实质性知识变迁,发现中国社会学的知识变迁在形式上体现为扇形伸缩,遵循“少数定律”在增长繁荣期和增长式微期之间更替,并受到国家建构进程的直接影响;实质性知识变迁在分支领域内体现为知识积累,在学科整体上体现为知识遗忘,这既发生在中国社会学家的代际转换中,也发生在学科本身的碎片化脉络里。
  • 作者:

    李钧鹏、周港

  • 全文[ PDF 2640341.0 KB ] 2024.39(1)  共有 1965 人次浏览
  • 社会流动性如何影响生育率?
  • [摘要]在极低生育率条件下,认为生育率只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下降的传统理论几乎无法为旨在提高生育率的政策提供任何依据和指导,而现实中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也显现出碎片化倾向。本文根据国际经验比较发现,存在一个与更替水平相同的普世生育率,因此存在从高和低两个方向朝这个水平趋同的一般现象;历史与现实中妨碍生育率回归的因素可归结为社会流动性孱弱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提高生育意愿提出了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 作者:

    蔡昉

  • 全文[ PDF 2575329.0 KB ] 2024.39(1)  共有 2249 人次浏览
  •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与家庭生育响应——基于社会分层视角的分析
  • [摘要]本研究关注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生育行为的干预作用,重在系统识别由家庭间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塑造的异质性政策响应模式。利用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形成的独特研究机会,基于非参数匹配和回归调整的因果识别策略,通过分析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样本,本研究发现,政策目标夫妻生育二孩的概率较其他夫妻显著升高,而且夫妻响应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二孩生育行为基于其社会经济地位呈现分层现象,表明当前有关生育及后续养育、教育等多方面效用成本的预期对生育决策有重要塑造作用。
  • 作者:

    杜永潇、董浩

  • 全文[ PDF 1659089.0 KB ] 2024.39(1)  共有 1756 人次浏览
  • 财政社会学的起源、发展与启示
  • [摘要]被称为“财政社会学之父”的葛德雪对财政社会学进行过明确界定,指出财政社会学是财政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历史和现实经验中的财政问题,探讨财政、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财政社会学起源于葛德雪和熊彼特对财政危机的探讨,发展于马丁等人对税收秩序的分析。财政社会学将回应我国财政研究的“经济化”问题,满足国家提出的“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理论需求。
  • 作者:

    欧阳静

  • 全文[ PDF 1444419.0 KB ] 2024.39(1)  共有 1548 人次浏览
  • 土地金融如何塑造中产阶层?——基于金融社会学的分析
  • [摘要]土地金融是理解中国中产阶层大规模快速崛起的重要维度。已有研究尚未对此给予足够关注,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分析往往忽视土地金融的社会影响。本文尝试从金融社会学视角构建土地金融与中产阶层崛起的分析框架,剖析土地金融塑造中产阶层的动力机制及其后果。研究表明,土地金融促进产业升级与职业中产规模扩增、刺激货币创造撬动中产阶层住房地位快速提升、提供公共资源塑造中产阶层身份认同,加速了中国中产阶层发展壮大,但同时也带来社会风险和金融风险的累积。本文最后就如何防范土地金融带来的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
  • 作者:

    葛天任、杨晓晨、郑路

  • 全文[ PDF 1609883.0 KB ] 2024.39(1)  共有 1261 人次浏览
  • 清末民初外官制改革与国家治理转型
  • [摘要]清末的外官制改革是近代中国国门打开后朝廷运用外来的“中央—地方”官制系统改造传统“内—外”官制体系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行政权的调整来化解内部的困境,并提升行政效率以应对国际竞争。本文将省制问题重新带回到行政分权的讨论中,以外官制改革这一国家治理转型中的重要事件来洞察帝制中国的行政由“一人政府”的组织结构、以“防弊”为主的制度设置转向以“治事”为核心构建分科治事的完整行政结构的历史过程,审视其面临的困境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孕育的现代行政治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行政分权的组织条件与制度根基。
  • 作者:

    狄金华

  • 全文[ PDF 1431238.0 KB ] 2024.39(1)  共有 1054 人次浏览
  • 人工智能的决策替代与社会缓冲——以X智能电厂为例
  • [摘要]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人工智能表现出替代人类决策的可能性。在X智能电厂的数字化改造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客观物质属性构成了对工程师的部分决策替代和既有组织权力结构的冲击。企业性质、战略目标、既有利益格局等多重因素使得各方行动者通过算法的重写、策略性弃用、替代的转换等实践,形成了对人工智能技术冲击的社会缓冲。本文的发现揭示了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将引发不同的社会缓冲机制,社会因素成为技术影响社会的缓冲层和过滤器。
  • 作者:

    陈氚、李晓曼

  • 全文[ PDF 1666512.0 KB ] 2024.39(1)  共有 1389 人次浏览
  • 乡村社会主体性的双重结构及其动力机制——以一个环保公益组织的实践为例
  • [摘要]本文基于质性研究材料,采用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及过程—事件的研究方法,以一个环保公益组织的“社区互助金”项目的实践遭遇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生活世界的角度来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主体性。本文发现当地富有历史内涵的家庭、家族和作为整体的村庄是乡村社会主体性的主要承载形式,其特点是在社会空间维度上的结构性弥散和在社会时间—历史维度上的承续性,其动力则来自乡村社会中的伦理关系与道德习俗所激发出的情理。
  • 作者:

    孙飞宇、张雨欣

  • 全文[ PDF 1422625.0 KB ] 2024.39(1)  共有 1381 人次浏览
  • 事件社会学事件社会学——从“结构—事件”到“关系—事件”
  • [摘要]“事件”是历史学与社会学研究中的关键因素。传统叙事史学对事件的推崇受到20世纪法国年鉴历史学派的检视,尤其是布罗代尔长时段理论的质疑;社会学则以事件为切入点,深挖事件背后的社会机制与运行逻辑,揭示事件与结构的辩证关系。从小威廉·休厄尔的事件性时间性与事件社会学研究出发,本文重点考察社会学与历史学对于事件的分析及其与社会结构的关联,剖析“结构—事件”路径的逻辑与得失,发掘事件社会学理论脉络中暗含的关系思维,在迈向“关系—事件”的路径中重新审视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历程,以及历史社会学研究的跨学科旨趣。
  • 作者:

    严飞、刘明轩

  • 全文[ PDF 1432059.0 KB ] 2024.39(1)  共有 1427 人次浏览
  • 仁、义、礼的道德框架及其实践限制——知识社会学的考察
  • [摘要]仁、义、礼是孔子继承前贤的德行观念建构的一种道德实践学说。本文从知识社会学出发,指出这一学说能否付诸实施的关键在于其中之“义”是否被激发。对行动者而言,“义”一旦得以启动,“仁”与“礼”便可转化为行动,也能据此区分出君子和小人。通过列举日常事例,本文指出这一道德实践方式实为一种超越于利益之上的“施报”模式,在社会学上可称之为“道义交换论”,以区别于经济学或社会学中其他的各种交换论。而当此种道德实践遭遇社会现实时,其局限则在于它往往运行于初级群体或士大夫阶层,并不断受到其他学说或现实利益的挑战。
  • 作者:翟学伟
  • 全文[ PDF 2788682.0 KB ] 2024.39(2)  共有 1257 人次浏览
  • 神圣与神圣者中介——宗教社会学中国化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题
  • [摘要]作为宗教社会学的基本命题,“神圣”是人类文明原初形态中的基本要素和华夏文明信仰的源头之一。基于中西语境中“神圣”概念的比较和讨论,本文提出“神圣”和“神圣者中介”作为中国宗教社会学的中层理论概念和基本命题,以重新解释“宗教”之定义,并在“即身成圣”“家国共享的仿圣机制”及神圣者类型的分析中,走出西方宗教社会学所定义的“宗教”话语困境。本文通过建构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神圣者中介”理论模型,探索文明互鉴中的宗教社会学中国化路径,推动其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
  • 作者:李向平
  • 全文[ PDF 2199112.0 KB ] 2024.39(2)  共有 855 人次浏览
  • 从有限道德到普遍道德——基于社会参与的视角
  • [摘要]已有研究认为,随着现代性的推进,社会道德主要呈现从有限道德向普遍道德发展的趋势。然而,也有相关理论指出普遍道德的发展并非必然事实,现代社会的流动性、理性化等特质还可能带来流动性道德和去道德化等道德转型的不同面向。因此,研究如何促进现代社会的普遍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鲍曼及普拉图等的道德理论和对新近全国性调查数据的分析来呈现中国社会普遍道德的现实特征,并论证社会参与对普遍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数字媒介使用在其中的显著中介效应。文章最后基于鲍曼和福柯的道德理论延伸讨论了社会参与对建构个体的道...
  • 作者:温莹莹、张晓玲
  • 全文[ PDF 2203318.0 KB ] 2024.39(2)  共有 1120 人次浏览
  • 医疗服务市场的道德基础建构——民国时期西医群体的诊金论述与职业伦理调适
  • [摘要]近代以医疗服务换取金钱的市场交易方式与以“利他”为核心特征的医业职业伦理构成了紧张关系,调适这对矛盾成为职业化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利用民国时期的诊金论述,以关系运作为理论视角,剖析了医生群体为建构医疗服务市场的道德基础所做的道德与文化工作。他们明确了诊金的伦理基础,细致区分了医业与一般劳动、商业、慈善的差异,由此构建诊金特定的道德意涵。但这种围绕诊金重构医疗服务和医患关系性质的努力在新旧观念交汇之际遭遇了挑战。本文对当下的医患关系、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乃至诸多行业的职业伦理建设等均有参考意义。
  • 作者:姚泽麟
  • 全文[ PDF 2536200.0 KB ] 2024.39(2)  共有 683 人次浏览
  • 转型中国的国家认同变迁趋势研究
  • [摘要]国家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础,对加强民族团结和增强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考察中国民众国家认同的变迁趋势,观测到一定的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特征。研究发现:第一,个体的国家认同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渐上升的变迁趋势;第二,国家认同在1995—2018年呈“V”型变动趋势,其中1995—2007年呈下降趋势,2008—2018年呈上升趋势;第三,不同世代的成长环境对个体的国家认同构建具有深远影响,改革开放后出生世代的国家认同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迁趋势。以上发现对理解转型社会的国家认同变迁具...
  • 作者:徐延辉、赖东鹏
  • 全文[ PDF 2275791.0 KB ] 2024.39(2)  共有 920 人次浏览
«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