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关于张琢同志《答刘崇顺同志》的答辩(《九死一生》理论再探)
  • [摘要]张琢同志的新著《九死一生——中国现代化的坎坷历程和中长期预测》(以下简称《九死一生》)出版面世以来,在学术界特别是社会学界产生了引入注目的影响。作为关注这部学术专著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张琢同志的老朋友,出于对一项新的研究成果、一种新的学术观点的特殊兴趣,笔者不惴浅陋,发表了一点管窥之见,这便是刊于1993年第6期《社会学研究》上的《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及其他——张琢同志“九死一生”理论初探》(以下简称《初探》)一文。该文的出发点不仅在于就《九死一生》中的一些具体观点“就教于张琢同志和学术界的朋友”,而且期待着就...
  • 作者:

    刘崇顺

  • 全文[ PDF 327.0 KB ] 1994.9(6)  共有 1326 人次浏览
  • 中国大陆社会学重建以来国外社会学理论研究述评
  • [摘要]本文是对1979年中国社会学恢复以来国内社会学者对国外社会学理论的研究的一个扫描式的评述。 作者在文中首先指出,中国社会学界在国外社会学理论方面所做的工作从一开始就具有区别于国外社会学界同类研究的特点,即它以面向整个社会学界的介绍性工作为主,而不是以发展本土理论为取向的研究工作为主。这一特点构成了自1979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在国外社会学理论方面的工作的主线。 作者认为,自1979年至1994年,国外社会学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79年到1987年,是以“普及性介绍”为主的“启蒙”阶段。第二阶段以1987年在大连召开...
  • 作者:

    杨善华,李猛

  • 全文[ PDF 913.0 KB ] 1994.9(6)  共有 2050 人次浏览
  • 再答刘崇顺同志
  • [摘要]刘崇顺同志新赐大作《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关于张琢同志<答刘崇顺同志)的答辩(九死一生)理论再探)》已拜读(见前文,以下简称《再探》)。 我认同崇顺同志所说我们是“多年的朋友”,并感谢崇顺同志的盛情和厚爱。 同时,既然《再探》说,我们在对历史唯心论和机械决定论的态度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我更赞成不再在这些“历史唯物论的常识”问题上“饶舌”。
  • 作者:

    张琢

  • 全文[ PDF 149.0 KB ] 1994.9(6)  共有 1234 人次浏览
  • 家庭示波器——简评《当代中国家庭大变动》
  • [摘要]《当代中国家庭大变动》(以下简称《大变动》),是由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广东《家庭》杂志社在1991年联合进行的“城市居民家庭网络和生活质量”调查基础上合著而成的,并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项调查采取邮寄问卷的方式,获得了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共计1470个家庭的问卷资料,同时广泛收集了文献资料、新闻媒体中的大量相关数据和典型个案材料作为补充,较为详实地概括和论述了当代中国家庭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使这项研究不仅有经验层次的描述,也有理论层次的探讨。
  • 作者:

    邓伟志,徐榕

  • 全文[ PDF 76.0 KB ] 1994.9(6)  共有 1326 人次浏览
  • 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
  • [摘要]本文从“本土化”和“全球化”这两个近来引起大陆社会心理学界高度关注的现象入手,阐明了其概念内涵及形成原因;接着,文章就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作者认为,那种以为“只要是本土的就一定能够成为全球的”的观点是片面的,较为全面的观点应该是:本土化有赖于全球化,而全球化同样有赖于成功的本土化。在此基础上,作者就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提出了下述五方面的看法:(1)本土化需要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心理学进行批判与改造,但本土化不意味着拒斥“全球化”;(2)本土化需要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分,但本...
  • 作者:

    周晓虹

  • 全文[ PDF 728.0 KB ] 1994.9(6)  共有 1511 人次浏览
  • 面对现代化的思考
  • [摘要]发展是当今中国和世界的中心主题。举世瞩目的中国现代化正处于其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将于下世纪中叶基本告成。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多学科的分工和综合研究。社会学的突出属性便是综合性。培养和造成跨世纪的人才,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主体工程。为此,本期特择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93级博士研究生在“社会现代化”讲座的课堂讨论发言稿6篇及一篇国外中国留学生来稿。希望青年们朋友更积极地投身子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并有更多的人参与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学的研究,共促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成功和社会学的繁荣。
  • 作者:

    施劲松

  • 全文[ PDF 148.0 KB ] 1994.9(6)  共有 1320 人次浏览
  •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体制改革
  • [摘要]虽然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及人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但现代化首先是工业化,或者说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各国由于资源禀赋、外部环境、政治信仰不同,选择发展工业化的途径是不同的,如果以配置资源的方式来看,基本上可分为两种模式,其一是市场经济逐渐转化模式;其二是计划经济强制推行模式。
  • 作者:

    谭秋成

  • 全文[ PDF 145.0 KB ] 1994.9(6)  共有 1481 人次浏览
  •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后果及其控制
  • [摘要]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产生的社会后果却具有二重性,既存在着积极的期望的后果,也存在着消极的预想不到的后果。我们对于消极的社会后果尤其应予以充分的分析并进行适当的社会控制。 
  • 作者:

    王延光

  • 全文[ PDF 161.0 KB ] 1994.9(6)  共有 1590 人次浏览
  • 现代化与腐败
  • [摘要]“现代化”是发展社会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一场席卷全球,内容广泛、影响深刻、变革激烈、形式特殊的社会变迁。现代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政治学视角研究现代化,形成了发展政治学。“腐败”便是发展政治学的一个研究对象。腐败是指政府官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违反公认准则的行为,换句话说,是公共权益的非公共运用。
  • 作者:

    杨清

  • 全文[ PDF 74.0 KB ] 1994.9(6)  共有 1383 人次浏览
  • 试论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标志——信息化
  • [摘要]一、信息化的含义与作用 1.现代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了科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就目前世界范围的情况看,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程度的高低是由各国社会信息化程度决定的。其中重要的衡量指标是:信息产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
  • 作者:

    欧阳进

  • 全文[ PDF 150.0 KB ] 1994.9(6)  共有 1367 人次浏览
  • 充分注意西方学者对现代化的反思坚持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 [摘要]针对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面结果,有两种相对立的意见:有人认为,消除现代化的负面结果的唯一出路是终止社会现代化过程;另一些人则认为,只要实现现代化,这些负面影响可以不加考虑。我认为,上述两种看法都有不妥之处。事实上,在西方发达社会,许多学者和思想家对现代化作出了较为深刻的反思,这些反思和批评不仅对我们了解西方现代化有所启发,而且对我们正在进行中国现代化过程有借鉴意义。下面我主要结合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社会的批评谈谈对现代化认识。
  • 作者:

    陆俊

  • 全文[ PDF 151.0 KB ] 1994.9(6)  共有 1356 人次浏览
  • 一个发展社会学的理论
  • [摘要]社会是不断地发展,人的期望生活水平是永远直线上升,而社会的实际生活水平假如能与人的期望生活水平同步向上发展,两者之间的差距区不大的话,社会自然会得到融合的、协调的、稳定的发展。但是社会的实际发展,往往不是直线向上,因而社会的实际生活水平往往也不会是直线上升,相反的多数是相对地向下降,因此社会的实际生活水平与人的期望生活水平便产生了差距区,如果他们之间的差距区越来越大,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失却平衡以致发生冲突。这就是发展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 
  • 作者:

    何志宁

  • 全文[ PDF 69.0 KB ] 1994.9(6)  共有 1304 人次浏览
  •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本溪市的环境污染与居民的区位分布
  •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大量主观指标的调查,描述分析了环境污染严重的本溪市的居民对环境污染的认知,并将有关结果与北京、西安、扬州等地环境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根据常见的9项污染主观评价并运用方差分析,对被调查的10个街区的环境污染进行了分类排序,其结果与本溪市环保专业人员的评价基本相同,从而扩大了主观指标的运用范围。本文还从经验数据出发,提出并证实了居住区位的分布与个体拥有的权力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反映了组织或个人权力资源与环境价值的交换。某些污染严重的街区,工人居住的比例高于工人的平均比例,而干部的比例则远远低...
  • 作者:

    卢淑华

  • 全文[ PDF 529.0 KB ] 1994.9(6)  共有 1623 人次浏览
  • 工人阶级内部的阶层差异
  • [摘要]长期以来,就劳动关系的研究来说,存在着偏重业缘关系,漠视劳资关系的偏向;就社会结构问题的研究来说,存在着偏重阶级关系,漠视阶层关系的偏向;就阶级内部关系的研究来说,存在着偏重水产分化、强调阶级利益的一致性,漠视垂直分化、否认阶层间权利利益差别的偏向。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一项涉及全国的较大规模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的分析,建立了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分化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对我国工人阶级整体的阶层分化(即垂直分化)状态进行观测和描述,初步分析了各个阶层的构成、特征及在整体中的地位,分析了各个阶层的社会功...
  • 作者:

    安建华

  • 全文[ PDF 562.0 KB ] 1994.9(6)  共有 1466 人次浏览
  • 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
  • [摘要]传统亲缘关系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演变及其角色是研究社会结构性变迁的重要视角。早期的基于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研究时常把获致性的次级关系和先赋性的初级关系视为相互对立、排斥和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注意到社会变迁多样性与特殊性的研究,则试图寻找传统与现代化的融合及传统持续存在的理由。从权利关系与象征体系的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观点出发,着眼于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实际状况,我们可以看到,亲缘关系与业缘关系、正式纽织与非正式组织的交融是一种现实的必然存在;而且亲缘关系作为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和象征体系,其形式在整个社会范围内...
  • 作者:

    ?郭于华

  • 全文[ PDF 791.0 KB ] 1994.9(6)  共有 1304 人次浏览
  • 中国农民史的价值和意义——兼论族谱、村志的社会功能
  • [摘要]史学界对中国农民史的研究有着曲折复杂的经历与极其宝贵的经验。当学术民主之风渐长、形形色色的僵化的樊篱被冲垮之后,史学工作者对以往中国农民史的研究的种种反思与不断地深入研究,对于社会学界开展当代农民研究乃至将研究触角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农民史的研究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参照与借鉴价值。作者对当前一些地方出现的编修族谱、村志现象亦提出了独到见解与对策。 
  • 作者:

    孙达人

  • 全文[ PDF 488.0 KB ] 1994.9(6)  共有 1304 人次浏览
  • 重建性别角色关系
  • [摘要]引言 本刊1994年第2期发表了郑也夫:《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一文,引发了男女学者对此问题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这是一件好事。首先,它打破了男性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沉默,将仅仅活跃在女界的命题推入社会科学的殿堂,本身就是对妇女研究的推动;同时,由男女学者共同参与的讨论,将会给这一研究领域注入更多的理性。我们认为,科学的严肃性使我们没有理由排斥同样是严肃的研究,不应该用一面“妇女解放”的旗帜堵住别人的嘴巴,同样男女平等的实现和性别角色的合理分工有赖于社会中男性与女性共同的努力。
  • 作者:

    孙立平

  • 全文[ PDF 326.0 KB ] 1994.9(6)  共有 1826 人次浏览
  • 对“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的思考
  • [摘要]1.郑也夫先生在《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一文中提出:“四十年来我们通过行政力量在社会生产中扶助弱者与女子,使其和强者与男子平等。被剥夺的男子以为他们在生产中真的不比女子贡献大,转而承担同样多的家务,双方合理高效的内外分工从此瓦解。市场经济再次使男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平等,使双方重新考虑角色分工。两性特征不同,解放不应是双方一致。解放更不能靠行政力量扶持,而是给双方同样的机会,‘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对郑先生这一观点,我不敢恭维,但该文的发表至少可以引起我们对建国45年来妇女解放(或曰男女平等)中一些重要问题的...
  • 作者:

    ?刘伯红

  • 全文[ PDF 336.0 KB ] 1994.9(6)  共有 2008 人次浏览
  • “女人回家”问题之我见
  • [摘要]近来,又有人重提“女人回家”问题。《社会学研究》编辑部要求我就这个问题发表点意见,我本不想说什么,但几经考虑,还是决定谈三个问题。 第一,我认为,所谓“女人回家”问题根本就是一个不容讨论的问题——这也是我不想参加这个讨论的原因。女人回家不回家(或说就业不就业)应当由她们自己决定,这是女性的基本人权之一。宪法规定,公民有工作的权利,女人是公民,女人就有工作的权利。如果“女人回家”是对政府决策者发出的关于制定新政策的呼吁,那么,这就等于在呼吁决策人去做违反宪法的事,只要这些决策者还有一点点理性,他们就不会理睬这一呼...
  • 作者:

    李银河

  • 全文[ PDF 156.0 KB ] 1994.9(6)  共有 1165 人次浏览
  • 谁是选择的主体?
  • [摘要]随着政府直接安置劳动力到逐渐向劳动力市场过渡,中国妇女的就业模式显然面临着比男性更为巨大的变化。她们不仅有着与男性同样的怎样就业和取得什么样的职业位置的问题,更有着就业还是不就业和在什么时间就业的问题。部分妇女“回家”和“阶段性就业”是不说也能看得到的事实,只不过落到谁的头上和有少妇女多大程度上这样做目前还是非常不确定的。
  • 作者:

    谭深

  • 全文[ PDF 75.0 KB ] 1994.9(6)  共有 1318 人次浏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