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我国社会学恢复以来的社会调查分析
  • [摘要]社会调查是人们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的重要方法之一。1979年我国恢复社会学研究以来,广大的社会学工作者、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各级实际调研部门的同志,纷纷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进行了许多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范围不同、规模不同的社会调查。
  • 作者:

    ?风笑天

  • 全文[ PDF 514.0 KB ] 1989.4(4)  共有 1544 人次浏览
  • 学术通讯
  • [摘要]全国首届人口社会学讨论会,于1988年11月16日至19日在杭州举行。参加会议并向会议提交论文的专家、教授30多人,分别来自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党校、计划生育部门4大系统的人口研究机构。会议期间,主要讨论了:①人口社会学理论体系,包括研究对象、框架结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 作者:
  • 全文[ PDF 68.0 KB ] 1989.4(2)  共有 1402 人次浏览
  • 社区研究十年
  • [摘要]社区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研究是社会学从整体上认识社会把握社会的重要视角。一个国家或民族乃至整个世界都是由若干类型的社区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的,作为社会最小细胞的个体又无不生存于社区环境之中,因而社区研究作为宏观与微观研究社会的桥梁在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承担了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
  • 作者:

    王颉

  • 全文[ PDF 1641.0 KB ] 1989.4(3)  共有 2462 人次浏览
  • 苏共中央关于提高社会学作用的决议
  • [摘要]苏共中央1988年5月通过了《关于提高马列主义社会学在解决苏联社会的关键社会问题方面的作用的决议》。决议指出,要实现党的27大及此后数次中央全会的革命方针,实行彻底的经济改革和积极的社会政策,全面推行社会民主化,更新社会的精神道德领域,必须加强马列主义社会学在诸如对改革提供科学保证、解决社会主义的关键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 作者:

    侯宏勋

  • 全文[ PDF 136.0 KB ] 1989.4(1)  共有 1120 人次浏览
  • 重庆社会科学院“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课题组召开理论研讨会
  • [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迅速转移和城市劳动力普遍流动,历史地提出了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客观要求。伴随这一主体市场的形成发展,人口流动、社会心理、人际关系、劳动竞争等方面,都将出现一系列社会学问题急待研究。
  • 作者:

    ?俞萍

  • 全文[ PDF 235.0 KB ] 1989.4(1)  共有 1178 人次浏览
  • 第二次全国法律社会学研讨会综述
  • [摘要]第二次全国法律社会学研讨会1988年11月初在重庆召开。这次会议的举办者是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和法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杂志和法制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来自全国的40余名研究者和美国富布赖特基金会的法学教授R·塞德曼夫妇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法律效果、法律文化和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作者:

    杜万华

  • 全文[ PDF 158.0 KB ] 1989.4(1)  共有 1195 人次浏览
  • 社会学在中国的复兴——《现代中国社会学·序》
  • [摘要]自1891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以“群学”之名开讲社会学以来,社会学在中国历尽坎坷,延续至今已近一个世纪了。 
  • 作者:

    张琢

  • 全文[ PDF 334.0 KB ] 1989.4(5)  共有 1601 人次浏览
  • 答案中的困惑——对中国社会学后备军的调查研究
  • [摘要]社会学在中国重建已近十年。十年的发展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困苦,也不乏喜悦与欣慰,更有思索与困惑。至于今后的发展方向与道路,亦是众说纷纭。然而,我们认为,无论怎样,中国社会学今后的发展还是主要取决于社会学的队伍本身,尤其是社会学的后备队伍。因为研究者是一门学科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也是从事该领域探索行为的主体。
  • 作者:

    葛延风,谭伟年

  • 全文[ PDF 236.0 KB ] 1989.4(2)  共有 1602 人次浏览
  • 中国农村社会学十年:课题与观点
  • [摘要]社会学在中国恢复十年以来,农村社会学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据粗略统计,1980—1988年底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近600篇,此外还有若干专著出版。
  • 作者:

    李守经,邱泽奇

  • 全文[ PDF 996.0 KB ] 1989.4(6)  共有 1595 人次浏览
  • 社会变革中的当代中国青年问题
  • [摘要]一、青年问题的崭新涵义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全面的、重大的变革。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事实。由于既定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利益诸方面的客观差异,各社会集团或阶层的成员对这场变革做出了(或被迫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尤其是青年这一社会年龄集团。
  • 作者:

    陆建华

  • 全文[ PDF 1111.0 KB ] 1989.4(1)  共有 1783 人次浏览
  • 农村社会学研究初探
  • [摘要]农村社会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社会形式。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它又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形式。直到今天在我国和世界仍有半数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从社会学角度开展农村社会的研究,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 作者:

    ?李迎生

  • 全文[ PDF 661.0 KB ] 1989.4(2)  共有 1926 人次浏览
  • 中国社会学十年概观
  • [摘要]中断27年之久的中国社会学,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指导下,从1979年3月开始重建,到现在,已经走过十年的路程。这十年正值我党的战略重点转移,我国社会迎来历史上少见的大改革、大变动、大发展的新时期。因此,中国社会学的重建和发展必然反映这一时代特点。十年的历史已经证明,社会主义需要社会学,新中国的社会学必须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 作者:

    ?王育民

  • 全文[ PDF 764.0 KB ] 1989.4(2)  共有 1556 人次浏览
  • 费孝通江村研究50年
  • [摘要]建立社会调查基地 中国社会学恢复工作刚刚起步,费孝通教授就把建立社会调查基地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把建立社会调查基地作为学科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他认为社会调查基地是观察社会的窗口,培养专业人才的课堂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 作者:

    刘豪兴

  • 全文[ PDF 706.0 KB ] 1989.4(3)  共有 1858 人次浏览
  • 陵县人口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摘要]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最基本要素,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迁对社会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对山东省陵县人口的发展状况及其该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的探讨,为陵县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人口方面的依据,同时为与陵县相似的社区将人口发展战略纳入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一块引玉之砖。
  • 作者:

    王新玲

  • 全文[ PDF 942.0 KB ] 1989.4(5)  共有 1322 人次浏览
  • 十年社会学理论、方法研究的回顾和反思
  • [摘要]中国社会学在被埋没了约26年之后。终于在1978年底获得了新生之机。短短十年,它以“民意调查”的独特优势,搅动了社会决策系统;以“定量研究”的体系特色,坚实地立足于一场社会大变革的现实之中。它开始以整体透视、系统分析、动态考察、实地研究的理论之光,在社会科学之林,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等传统“重头学科”平分秋色。
  • 作者:

    张宛丽

  • 全文[ PDF 1059.0 KB ] 1989.4(4)  共有 1714 人次浏览
  • 城乡差别与农村社会问题
  • [摘要]消灭城乡差别一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而城乡差别的消灭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经济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以现代工业武装农业,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传统的农民变成了现代化的农业工人,城乡收入差距日趋缩小,从生产到生活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把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结起来。
  • 作者:

    朱庆芳

  • 全文[ PDF 680.0 KB ] 1989.4(2)  共有 2069 人次浏览
  • 书讯
  • [摘要]由雷洁琼任学术指导,潘允康任主编,刘英、仇立平、夏文信任副主编编著的《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约20万字,定价2.20元。
  • 作者:


  • 全文[ PDF 77.0 KB ] 1989.4(1)  共有 1481 人次浏览
  • 建国四十年社会发展指标的评价
  • [摘要]这是一篇实事求是的有据有理有说服力的分析文章,对于我们冷静地总结过去,清醒地认识现在,把握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特此推荐给想了解中国的真实国情的读者。
  • 作者:

    社会发展和社会指标课题组,朱庆芳

  • 全文[ PDF 622.0 KB ] 1989.4(6)  共有 1390 人次浏览
  • 影响未来农村养老形式的一个重要参数
  •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老年人口预测和老年人口现状调查工作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对老年人口的预测只着眼于未来老年人口绝对数和各种能反映人口老化速度和程度的相对数的动态表述和分析,而不涉及对未来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心理行为的剖析;相反,对老年人口的调查研究,则只着眼于现状,没有对未来老年人口的社会经济诸现象作出科学的估计。
  • 作者:

    ?邢积夫

  • 全文[ PDF 572.0 KB ] 1989.4(1)  共有 1701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