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论社会学理论导引的大数据研究——大数据、理论与预测模型的三角对话
  • [摘要]计算社会科学把社会科学理论以及研究方法与大数据分析熔为一炉,一方面为大数据分析开启了很多新议题,理论指导下的定性、定量调查也可以为数据挖掘的结果提供校准的扎根真相;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挖掘的结果中可以找到建构理论的线索,提供验证理论的资料,进而指导预测模型的建构,推论并解释更多的现象。本文以中国风险投资产业网络数据为例,展示了数据挖掘、社会学理论与预测模型间的三角对话,进一步呈现了以理论导引的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论。
  • 作者:

    罗家德、刘济帆、杨鲲昊、傅晓明

  • 全文[ PDF 2243.0 KB ] 2018.33(5)  共有 4016 人次浏览
  • 论群学复兴——从严复“心结”说起
  • [摘要]本文依据笔者带领的研究团队建构的群学概念体系和正在建构的群学命题体系,论证了群学的要义是合群、能群、善群和乐群,其特质是人本性、整合性、贯通性和致用性。群学既有与西方社会学“相合”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也有以经验证实理论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本文认为群学必将在21世纪世界性百家争鸣中“浴火重生”。
  • 作者:

    景天魁

  • 全文[ PDF 2174.0 KB ] 2018.33(5)  共有 3096 人次浏览
  • 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的型构——1949-1954年居委会档案研究
  • [摘要]城市基层社会是1949年后中国社会的独特样态之一,国家视之为基层政权辖下的居民区群众及其生活生产。分析1949-1954年的历史档案可以发现,城市基层社会始于国家型构街居制,有三种机制共同发生了作用,即国家迫近和组织社区的机制、社区的配合机制和社区的自我维持机制。三种机制并存,基本上规定了此后城市基层社会的运行方向、基本特征以及改革所需要解决的主要命题。
  • 作者:

    毛丹

  • 全文[ PDF 2534.0 KB ] 2018.33(5)  共有 3726 人次浏览
  • 非稳定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内地与香港的比较研究
  • [摘要]非稳定就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形态,亟需跨社会比较研究。近年来,内地和香港同样经历了非稳定就业的增长,但其背后却存在迥异的社会经济制度安排,从而构成了理想的比较对象。通过分析在相近时点上对两地社会各具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本研究发现,两地的非稳定就业在发生特点和分割表现等方面有相似性,更有差异性。总的来说,非稳定就业在内地劳动力市场上分布更广、分割较弱,而在香港劳动力市场上则分布集中、分割较强。这种差异与两地劳动力市场在规管体制和实践逻辑上的差异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 作者:

    李骏

  • 全文[ PDF 2292.0 KB ] 2018.33(5)  共有 3921 人次浏览
  • 全球市场下的垄断—竞争行业分割与收入不平等——以金融业和制造业为例
  • [摘要]既有研究往往用国家权力来解释垄断行业相对于竞争行业的高收入,然而这无法解释垄断和竞争部门内部收入次序的问题,即为什么垄断行业中金融业行业收入最高,而竞争行业中制造业行业收入偏低?本研究认为,行业收入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由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方式来解释。制造业的对外开放和金融业的国家保护是我国在面临经济全球化挑战时采取的改革策略,这在抑制制造业收入的同时也提升了金融业的行业收入。本文将经济全球化操作化为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利用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比较了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金融业与制造业的行业...
  • 作者:

    李雪

  • 全文[ PDF 2377.0 KB ] 2018.33(5)  共有 3003 人次浏览
  • “人”的再生产——清末民初诞生礼俗的仪式结构与社会意涵
  • [摘要]在传统诞生礼俗中,初生的胎儿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被接纳为家庭谱系中的成员,而是通过“隔离”、“净化”、“重组”、“聚合”等四个相互独立但又彼此依存的仪式环节,实现从“超自然彼岸世界”的脱离,经由“自然之母”的托举与过渡,最终达到与此世人伦社会的聚合。产后的一系列“通过仪礼”让人类生物繁衍的过程附加上社会文化意涵,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人”及其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这一发现对我们反思工具理性背景下的产育期照料模式和家庭关系亦有启发。
  • 作者:

    李洁

  • 全文[ PDF 3633.0 KB ] 2018.33(5)  共有 2628 人次浏览
  •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打通实证与理解的藩篱
  • [摘要]本文着眼于社会历史的性质这一具有本体论意义的问题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文章指出,作为社会学历史上之对垒双方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理解社会学分别堕入了历史决定论和非理性主义的不可知论陷阱;但却又在一个问题上殊途同归,那就是把价值判断、道德评价驱逐出了社会学的合法领地。马克思主义肯定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是指对于某一事物的出现和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不是历史发展之所有其他的可能性均已被排除。因此它与自由意志并非不相容,从而既避免了非理性主义的不可知论,也避免了历史决定论;与此同...
  • 作者:

    王小章

  • 全文[ PDF 1824.0 KB ] 2018.33(5)  共有 2726 人次浏览
  • “大家在一起”:上海广场舞群体的“亚文化”实践——表意、拼贴与同构
  • [摘要]本文从表意、拼贴和同构三维度,探讨遍布中国街头的初老龄广场舞群体的亚文化实践。通过对上海城区11个广场舞现场的田野调查发现,广场舞群体呈现以下特点:(1)表意实践中,其亚文化表征明显带有不同时代的主文化因素;(2)具体体现为不同“世代意识”下的传统与现代、反叛与顺从、健身与艺术间的拼贴;(3)拼贴的基础是同构,其中,价值理念、身体体验以及群体认同是舞蹈与初老龄女性发生亲密同构的基础性机制。广场舞体现了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我国女性经历中的某些核心价值,也反映了她们退休后转而对另类替代性共同体的期盼...
  • 作者:

    周怡

  • 全文[ PDF 3096.0 KB ] 2018.33(5)  共有 7641 人次浏览
  • 中国新兴中产家庭中的视觉艺术——职业地位群体、抽象艺术与自我呈现
  • [摘要]基于调查问卷数据、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本研究发现,在中国的语境中阶级属性(教育背景和家庭可支配收入)不是预测中产家庭艺术消费的有效指标,既无法用以预测个人家中拥有艺术品的数量,也不能预测其是否喜欢或拥有抽象艺术。在拥有抽象艺术方面,符号边界更大程度上存在于职业地位群体之间,但这种差异只体现在文化资本较高与较低的职业地位群体的两极。此外,消费抽象艺术可能并不用于标示社会地位、实现文化区分,高雅艺术不仅仅作为合法性品位而存在,受访者更多地强调抽象艺术能激发想象,在跟艺术客体的互动中与个人生活相联系...
  • 作者:

    方军

  • 全文[ PDF 2471.0 KB ] 2018.33(5)  共有 3438 人次浏览
  • 将审美带回艺术社会学——新艺术社会学理论范式探析
  • [摘要]近期,在西方兴起了新艺术社会学。与霍华德·贝克尔、皮埃尔·布迪厄等学者的艺术社会学不同,它将审美重新纳入了研究核心,将艺术社会学关注的“人与人的互动”扩展到“人与物的互动”。这在提亚·德诺拉和安托万·亨尼恩的音乐社会学中得到了较好体现。德诺拉提出了“回到阿多诺”的主张,但这只是对其审美关切的主题回归,在研究方法上,她还是沿用了贝克尔等学者的经验研究方法。她认为,音乐的力量来自听众与音乐之间的互动。亨尼恩认为,趣味不是一种标示社会地位的工具,它是一种反身性的活动,主体在与客体的亲附关系中生成自身。这与...
  • 作者:

    卢文超

  • 全文[ PDF 2375.0 KB ] 2018.33(5)  共有 3467 人次浏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