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测评维度的建立与验证
  • [摘要]本研究基于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原型分析结果,对青少年群体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的维度结构进行了探索和验证,旨在为开发测评工具提供依据。结果验证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维度结构由利他性、遵规与公益性、关系性以及特质性构成;以该结构为依据建构测评维度,其信度指标符合测量学要求;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构成测评维度的四因子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性良好;效标测试结果表明,四个维度的效标效度也良好。
  • 作者:

    张庆鹏; 寇彧

  • 全文[ PDF 523.0 KB ] 2011.26(4)  共有 2402 人次浏览
  • 我国发展新阶段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社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新兴经济体率先走出危机,拉动国际经济开始复苏,而西亚、北非众多国家如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发生持续政治动荡,甚至导致国家权力易位。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在成功地抵御和渡过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政治格局总体稳定、社会问题多发凸显。这种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巨大社会变迁的深刻社会背景,也促使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成为我国发展的新的核心议题。
  • 作者:

    李培林

  • 全文[ PDF 72.0 KB ] 2011.26(4)  共有 2031 人次浏览
  •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研究与中国社会学使命
  • [摘要]根据中国社会学百多年发展的轨迹和中国社会学前辈艰辛探索学科本土化的启示,在我看来,探索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且正确的研究路径是: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外,跳出国外;正确总结“中国理念”,科学概括“中国经验”。
  • 作者:

    郑杭生

  • 全文[ PDF 341.0 KB ] 2011.26(4)  共有 2110 人次浏览
  • 婚姻匹配的变迁:社会开放性的视角
  • [摘要]本文以择偶配对的内婚性程度作为社会开放性的指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年数据,通过对婚姻先赋性和自致性匹配在各历史时期变化的实证考察,评估不平等结构代际传递的过程和趋势。本文在理论上对两种匹配强度组合和代际不平等结构传递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相应在模型上使用双配分析方法以控制代际流动的影响,从技术上实现了对婚姻配对独立净效应的估计。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婚姻自致性匹配度大幅度提高,先赋性匹配呈现倒U型的小幅波动。这一结果暗示当前不平等结构传递的特征为“父系再生产强化”模式,而社会开放性程度可能将有所下降。...
  • 作者:李煜
  • 全文[ PDF 600.0 KB ] 2011.26(4)  共有 2567 人次浏览
  • 中日的“国民”语义与国家构建——从明治维新到辛亥革命
  • [摘要]nation state在中日两国分别被理解为“民族国家”和“国民国家”,其原因可以从分析并比较"国民"的语义变迁中得到解释,它们反映出两国近代以来不同的国家构建历程。古汉语“国民”在近代日本首次获得归属和参与的现代语义,回归中国后,在晚清最后10余年间变得更为复杂。近代中日的“国民”承载权利、成员身份等现代西方的公民概念语义,并与“人民”、“公民”、“臣民”、“民族”等相关语词形成一个概念网,传递出对国家主义的强烈追求。两国的“国民”语义差异明显:在日本明治中期以后容纳了天皇的“臣民”,融入文化民族的部分语...
  • 作者:郭台辉
  • 全文[ PDF 791.0 KB ] 2011.26(4)  共有 2230 人次浏览
  • 劳动权益与精神健康——基于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外来工的问卷调查
  • [摘要]受“富士康事件”影响,外来工精神健康状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2010年珠三角和长三角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在我们的样本中,14.7%的外来工是精神疾病的高危人群,虽然与普通群体(如学生、护士、普通市民等)相比,其精神健康问题并不特别突出,但是与劳动权益状况密切相关。Logit回归分析表明,超时加班、工作环境有危害和强迫劳动会恶化外来工精神健康状况,社会网络对调节外来工精神健康作用甚微。在当前的用工模式下,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损害工人精神健康的分析仍然符合中国现实。我们主张,精神健康是劳动权益的题中应有之义。...
  • 作者:

    刘林平 郑广怀 孙中伟

  • 全文[ PDF 651.0 KB ] 2011.26(4)  共有 2174 人次浏览
  • “‘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
  • [摘要]本文区分了本体论意义上的“‘社区’研究”和方法论意义上的“社区研究”。前者将“社区”本身视为一个以社会团结为特征的、具体的客观对象来研究,后者则将"社区"看作一个多元主体互动博弈的特殊社会场域和理解其他理论问题的“透镜”。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国家—社会与行动者、社区参与、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日常生活与阶层、社区的分化与分化的社区五个主题梳理了国内社区研究的新进展。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个理解中国城市社区和社区研究的基本框架,并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 作者:

    肖林

  • 全文[ PDF 714.0 KB ] 2011.26(4)  共有 2641 人次浏览
  • “维他命”分析模式下的文化比较研究——许烺光海外研究综述
  • [摘要]本文以许烺光在《家元——日本的真髓》中提出的文化比较“维他命”模式为参照,梳理并归纳了许烺光对中国、美国、印度文化的比较研究以及中日文化比较研究。笔者发现许烺光的“维他命”分析模式具有跨越“主客位”的优势,从而为系统地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提供了逻辑起点。许烺光的人类学反思作品《彻底个人主义的省思》,则主要着眼于为不同“文化之痛”提供“纠偏处方”。其海外研究的主要缺憾在于历史的局限性,以及运用“平均社会人”假设,从而忽略了人的能动性。与此同时,“维他命”的分析框架还陷入了东方式的直观主义。但总的来说,...
  • 作者:罗锦文
  • 全文[ PDF 571.0 KB ] 2011.26(4)  共有 1817 人次浏览
  • 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
  • [摘要]当前对社会管理问题的着力强调,源于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以及社会冲突的不断增加和由此所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冲击。与传统社会相比,我们身处其中的是一个更为复杂、更具风险、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在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对社会管理的误解,即将社会管理片面地理解为一种消极的、防范性的手段,误解为加强权力对社会的全面控制。社会管理的真正目的是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而积极的社会管理则以主动的建设和变革为手段,以改善社会的状况、建设一个充满幸福感的、更好的社会为目标。公平正义是积极社会管理的实现途径。健全社...
  • 作者:

    孙立平

  • 全文[ PDF 390.0 KB ] 2011.26(4)  共有 2119 人次浏览
  • 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
  • [摘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建设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从改善民生事业、社会事业、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做起为第一个阶段;着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理顺社会关系,形成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现代经济结构相协调的合理、开放、包容的现代社会结构为第二个阶段;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 作者:

    陆学艺

  • 全文[ PDF 316.0 KB ] 2011.26(4)  共有 2192 人次浏览
  • 韦伯关于中国文化论述的再思考
  • [摘要]本文针对韦伯的《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一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的得失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管见,指出由于时代的局限,韦伯像他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欧洲思想家一样具有“欧洲中心论”的思想倾向,这导致他在论述包括中国宗教在内的东方宗教时显露出极高的睿智和洞见,同时也含有许多曲解和误读。譬如,他判定道教是“纯粹的非理性”,进而把包括儒释道三家学说在内的东方宗教界定为“神秘主义”类型,并与西方的“禁欲主义”宗教—文化类型对列成犄角之势,构成了韦伯视野中的东西方文化—历史比较研究的基本格局。文章认为韦伯对中国文化的这些见解既...
  • 作者:

    苏国勋

  • 全文[ PDF 820.0 KB ] 2011.26(4)  共有 2483 人次浏览
  • 市场社会还是市场性社会?——基于对波兰尼与诺斯争辩的分析
  • [摘要]就对工业革命的理解而言,卡尔.波兰尼和道格拉斯.诺斯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前者从互惠、再分配和市场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市场社会的形成,而后者则关注交易成本与制度变迁之于工业革命的核心价值。本研究试图通过阐释两人的理解来重新发现现代社会的蕴涵,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现代自由意识。
  • 作者:

    刘拥华

  • 全文[ PDF 807.0 KB ] 2011.26(4)  共有 2492 人次浏览
  • 地方精英与农村社会重建——定县实验中的士绅与平教会冲突
  • [摘要]民国时期地方社会精英进入了多元化时代,士绅和专业知识分子是两个重要群体。1933年河北定县成为县政建设实验县,当地士绅与主持实验县工作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之间的激烈冲突随之爆发。该类型社会冲突以士绅阶层的抱怨、污蔑、制造负面社会舆论为重要特征,反映了士绅阶层在农村社会和乡村建设中权力地位的边缘化。士绅阶层地位的没落,表面看来是平教会在乡村建设中刻意通过组织创新扶植农村青年参与乡村建设,致使士绅在农村社会权力结构中大权旁落,其结构性原因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士绅阶层在农村经济破产的情况下,经营高利贷活动,大量占...
  • 作者:宣朝庆
  • 全文[ PDF 467.0 KB ] 2011.26(4)  共有 1960 人次浏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