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
  • [摘要]本文尝试用“半城市化”概念来分析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问题。“半城市化”是一种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状态,它表现为各系统之间的不衔接、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的不融合,以及在社会认同上的“内卷化”。由于系统、社会生活和行动、社会心理三个层面的相互强化,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出现长期化的变迁趋向,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提出的一个严峻挑战,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迁是相当不利的。
  • 作者:

    王春光;

  • 全文[ PDF 513.0 KB ] 2006.21(5)  共有 2301 人次浏览
  • 泰坦尼克定律:中国艾滋病风险分析
  • [摘要]本文将对“泰坦尼克定律”予以阐述并结合“风险社会学说”作为讨论中国艾滋病风险问题的基础。“泰坦尼克定律”旨在说明社会等级与人们易受伤害性的关联;“风险社会学说”中有关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的分析旨在阐述实际存在的风险和人们认知中的风险之所以对称或者错位。如果将“泰坦尼克定律”和“风险社会学说”同时纳入分析框架,我们就会发现,中国艾滋病流行的实际风险和风险认知都带有深深的社会阶层烙印。从这个轨迹考察问题,我们还会看到实际风险和风险认知的重合。更为简明地讲,社会地位越低下的人们在客观意义上的易受伤害风险越大,...
  • 作者:

    景军;

  • 全文[ PDF 842.0 KB ] 2006.21(5)  共有 2259 人次浏览
  • “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方法的两条途径
  • [摘要]多年来,人们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创造的“经济奇迹”谈论甚多,而对促动这一“经济奇迹”的“体制奇迹”,即权力与市场的结合,却始终着墨很少。“转型社会学”企图面对这一“体制奇迹”及其所引发的诸种问题。为此,必须努力寻求“工具实证主义”以外的社会学研究手段,以便有能力面对剧烈变动中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安排。奠基于“行动社会学”之上的“社会学干预”或许就是有效方法之一。不过,面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实际过程,这一源出于法国图海纳学派的方法,必须在原则和技术上都有所改进。嫁接“解放社会学”的诸原则,形成“强”、“弱”两种干预手段...
  • 作者:

    沈原;

  • 全文[ PDF 739.0 KB ] 2006.21(5)  共有 2232 人次浏览
  • 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内部关系研究
  • [摘要]员工心理契约是指,在组织与员工的相互关系中,员工所感知到的彼此为对方承担的责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本文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对796名被试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对于中国员工的心理契约来说,三维结构的解释相比二维结构和单维结构更为合理,即在“组织责任”与“员工责任”中均包括三个维度:规范型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采用回归分析检验相互责任的内部影响,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组织责任”对“员工责任”的平行影响关系,它们之间表现为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既有平行又有交叉的影响)。...
  • 作者:

    李原;郭德俊;

  • 全文[ PDF 517.0 KB ] 2006.21(5)  共有 1998 人次浏览
  •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
  • [摘要]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少年对43种亲社会行为①所做的符合程度的评价,探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概念是以原型表征的;(2)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原型由遵规与公益性亲社会行为、特质性亲社会行为、关系性亲社会行为、利他性亲社会行为四个维度构成;(3)四个维度上的最佳实例分别是:“亲情行为”、“忠诚”、“增进友谊”和“帮助”。
  • 作者:

    寇彧;张庆鹏;

  • 全文[ PDF 543.0 KB ] 2006.21(5)  共有 2192 人次浏览
  • 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
  • [摘要]本文对市场转型理论及其后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文章首先对1989-1996年的文献进行简单描述,接着从理论争辩和经验研究的扩展两个方面对1996年以后的相关文献作了较详细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三点建议:1、对“谁得到了什么及为什么得到”问题进行深入描述;2、分析国家、市场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对个人生活机遇的影响;3、倡导对资源分配进行过程分析,包括空间上的和占有上的变动过程分析。
  • 作者:

    陈那波;

  • 全文[ PDF 748.0 KB ] 2006.21(5)  共有 1883 人次浏览
  • 在西方比较历史方法的阴影下——评许田波《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
  • [摘要]许田波的《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一书运用比较历史学、以国际关系理论和行为主体性 (agency)为核心的理论方法,提出了如下核心问题 :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历史发展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性。作者书中的推理十分清晰, 许多具体论点也不无道理。作为把中国先秦史和近现代欧洲史进行充分比较的第一本专著, 该书在西方学术界定会占有相应的地位 。但她所运用的比较历史学方法和现实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虽然均盛行于西方世界 ,却都在方法论意义上有较大误区。这些方法论上的误区导致该书在提出问题、解释问题、叙事形式...
  • 作者:

    赵鼎新;

  • 全文[ PDF 261.0 KB ] 2006.21(5)  共有 2089 人次浏览
  • 从“权力”到“文化”:双重视野下的科层制——阅读克罗齐埃《科层现象》札记
  • [摘要]在《现象》一书中,克罗齐埃首先分析了两个具体的研究案例 :巴黎会计事务所与联合工业垄断企业;其次 ,基于对实际案例的分析 , 从理论上提出了组织研究的核心问题即权力如何运作, 进而借助有限理性的观念分析了科层组织体系运作的游戏规则及其导致的“恶性循 环” ;最后 ,从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方面分析了科层现象的实质, 考察了科层现象与整个法国社会在工业社会变化中的内在关联。 本文将着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两个经验研究案例中得出的基本结论;2.作者对法国科层制的分析路径;3.作者如何将科层现象扩展到组织体系以外, 将其作为一种文化...
  • 作者:

    杨甜甜;

  • 全文[ PDF 367.0 KB ] 2006.21(5)  共有 1657 人次浏览
  • 公产与私产之间——公社解体之际的村队成员权及其制度逻辑
  •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泛推行,公社制度逐渐解体,公社时期就埋下种子的财产纠纷,特别是村队与家户之间的房产纠纷大量发生,村队成员权的制度逻辑也得以充分呈现。村落传统的亲族关系、家族共财观念、生存伦理和互惠观念,与包含阶级话语、集体主义公平原则的村队新传统,成为村队场境的内在组成部分,而村队成员权恰恰反映了两者紧密结合的制度逻辑,可以概括为“公”、“私”相对化的实践逻辑。
  • 作者:

    张佩国;

  • 全文[ PDF 748.0 KB ] 2006.21(5)  共有 1603 人次浏览
  • 寻求整合的分化:权力关系的独特作用——来自H村的一项经验研究
  • [摘要]一个“共同富裕”的集体经济村庄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社会分化和阶层分化现象;但上述分化没有撼动村庄共同体层面的社区整合。为什么?本文通过村庄事实的呈现,试图揭示这种村庄分化中复杂的权力关系:权力既是分化的主要操纵因素,又是被分化的对象,亦是控制分化的达成共同体整合状态的重要力量。
  • 作者:

    ?周怡;

  • 全文[ PDF 1013.0 KB ] 2006.21(5)  共有 1654 人次浏览
  • 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
  •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的职业地位获得和经济地位获得的异同,试图考查户籍制度作为一个制度分割机制,如何对社会流动产生影响。通过对全国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本文最终获得的结论是,三重制度分割———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使流动人口劳动力被隔离在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空间之内,而正式制度对这个空间领域的控制和影响较弱。这就导致了流动人口的极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分层形态和社会经济地位获得模式,它也迫使流动人口沿着特殊的流动路径并遵循着非正式的规则来现实上升社会流动,这些特殊的路径和...
  • 作者:

    李春玲;

  • 全文[ PDF 794.0 KB ] 2006.21(5)  共有 1893 人次浏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