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身体:以军营新兵训练为例——兼就若干身体理论问题与郑震先生商榷
  • [摘要]20 世纪末,西方社会学界在经历了语言学、解释学 、修辞学等一系列转向之后又开始了“ 身体学转向” 。“即把身体问题化, 成为社会理论的组成要素 ,同时也认识到身体是当代政治和文化中的一项重大话题”。这种理论转向的深层现实背景是对消费 、休闲、时尚以及大众文化的关注 ,并且身体在从生产向消费、从劳动向休闲 、从精英向大众 、从传统向时尚的视点转移中 ,也承载着自身的转变。国内学者近年也开始注意到社会理论的“身体学转向”问题 ,但纯粹在社会学理论视域中就身体论 本身进行分析的尚不多见 ,《社会学研究》2003 年第1期刊登了...
  • 作者:

    江中

  • 全文[ PDF 470.0 KB ] 2004.19(3)  共有 1651 人次浏览
  • 社会稳定的计量及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的构建
  • [摘要]对于非物化社会现象,尤其是复杂非物化社会现象能否进行计量 ? 如我们今天所讨论的社会稳定, 能否制造一种“量具”,计量出 社会的“稳定度 ,即给出一个具体的计量值? 应当说, 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扰社会学家的难题。究其原因, 除了非物化社会现象自身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之外 ,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所要计量的非物化社会现象尚缺乏深入的定性分析 ,致使所谓的定量研究缺乏可靠的理论 前提;二是计量非物化社会现象的操作系统不健全致使社会指标体系缺乏得以运行的平台。为此, 本文拟从这两个关键性问题入手,构建计量社会...
  • 作者:

    阎耀军

  • 全文[ PDF 338.0 KB ] 2004.19(3)  共有 1700 人次浏览
  • 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
  • [摘要]失业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2001 年底,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6 %, 而亚洲发展银行专家组(2002)估算的实际失业率在 12 -15%。失业会给失业者带来各方 面的影响, 除影响身心健康外(Feather, 1990), 还会造成失业者处于多重的社会弱势(social disadvantage) 之中 ,如导致贫穷、排斥出消费市场 、家庭关系紧张 、社会网络分割、排斥出社会福利制度 ,长期失业者甚至可能成为低下阶层(underclass)中的一员, 形成不同于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曾群 , 2003)。本文以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为概念工具描述和分析失业者所面...
  • 作者:

    曾群,魏雁滨

  • 全文[ PDF 291.0 KB ] 2004.19(3)  共有 2142 人次浏览
  • 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
  • [摘要]美国最早的华人移民社区——唐人街(Chinatown),出现于 19 世纪末 ,它是美国历史上西海岸反华 运动和1882 年联邦政府排华法案产生的直接结果。在随后的发展中,唐人街逐渐形成了它鲜明的族裔文化和经济特色 ,赢得了早期华人移民的认同 ,成为美国最具特色的族裔聚居区之一。在过去的 30 多年间, 伴随着华裔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新移民人数的不断增加 ,美国华人移民社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 别是在传统的东西海岸华人聚居城市及其他城市中涌现出许多与唐人街有着质的差别的新华人聚居区,纽约市的法拉盛社区和洛杉矶地区的蒙特利公园市就是其中的...
  • 作者:

    周敏,林闽钢

  • 全文[ PDF 305.0 KB ] 2004.19(3)  共有 2509 人次浏览
  • 直面“诸神纷争”的世界——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看曼海姆与韦伯的思想关联
  • [摘要]一般认为,正是在与马克思的关系上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与舍勒的知识社会学区别开来 ,形成了知识社会学不可相互化约、又相得益彰的两套经典传统。但实际上 ,在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代表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当中 ,我们也可以随处看到他与韦伯思想的关联, 尤其是在对知识分子问题、知识社会学认识论 、方法论等问题的论述上 ,曼海姆几乎就是接续着韦伯的命题在往下言说。另外 ,考虑到他的精神导师卢卡奇本人就曾在一段时间内与韦伯过往甚密, 曼海姆对韦伯思想的接续可以说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 ,透过曼海姆的 纷杂的思想论述 ...
  • 作者:

    熊春文;

  • 全文[ PDF 221.0 KB ] 2004.19(3)  共有 3032 人次浏览
  • 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想象——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视野
  • [摘要]现今 ,社会网络分析已经成为社会学最热门的分支之一。面对急速增长、纷然杂陈的网络研究文献,我们应当如何把握和界定所谓的社会网络分析 ? 它是一门分析技术,一个研究领域, 一种研究取向,还是一套社会理论? 似乎从每个角度都能看到“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个不同侧面。我们比较赞成一些学者的看法, 即它是一种“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或一种关于社会结构的观点。而作为一种结构视角或观点,社会网络分析到底能够为结构分析贡献哪些启发性观念和分析性工具 ? 此即本文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
  • 作者:

    李林艳;

  • 全文[ PDF 334.0 KB ] 2004.19(3)  共有 2591 人次浏览
  • 关于“第三条道路
  • [摘要]
  • 作者:韩相震(HANSangJin),郑杭生,黄平,苏国勋,吴维,陈志刚
  • 全文[ PDF 297.0 KB ] 2004.19(3)  共有 1428 人次浏览
  • “乡村政治研究”学术沙龙纪要
  • [摘要]2004年2月21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组织了主题为“乡村政治研究”的学术沙龙, 有近40位乡村政治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关心这一领域的其他学者 、NGO代表及政府官员参加,7位学者做了专题报告。
  • 作者:

    林林;

  • 全文[ PDF 34.0 KB ] 2004.19(3)  共有 1365 人次浏览
  • 从陈村计划生育中的博弈看基层社会运作
  • [摘要]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P.Bourdieu)认为:“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职责在于对社会的运作进行科学 分析。法国一位科学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G .Bachelard)说过:‘科学必须发掘隐秘', 这就是说 ,既然 有一个研究社会的科学,它就不可避免地要发掘隐秘 ……”。本文所要发掘的隐秘就是基层社会的运作 。它通过对中国中部一个村计划生育中博弈的实地考察, 力图更好地发现当今中国国家与社会或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基层秩序的演变, 以及基层社会运作的模式 。
  • 作者:

    陈心想

  • 全文[ PDF 267.0 KB ] 2004.19(3)  共有 1503 人次浏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