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北欧五国两性比较统计——关于男女平等的事实和数据
  • [摘要]1994年8月,丹麦、冰岛、挪威、瑞典和芬兰五国政府委员会在芬兰奥波召开了“机会平等”正式会议,五国统计办公室向会议提交了题为《北欧五国女人和男人——事实和数据》的统计成果。这一成果是为执行《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五国委员会从1984年秋开始的“男女机会平等”研究的统计项目的成果。为此,1988年五国还在奥斯洛开了“机会平等”预备会议,提出了有关男女平等的指标编篡和评析报告。
  • 作者:

    戴可景

  • 全文[ PDF 396.0 KB ] 1995.10(6)  共有 1851 人次浏览
  • 一曲男性主义的天鹅之歌
  • [摘要]《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一文(简称郑文)的积极意义是引发了学者们对男女平等问题的再思考。但郑文的论据是难以成立的,他的结论也是难以接受的。 1.郑文对男女不平等下了一个错误的定义:男女不平等不外乎两种:女性凌驾于男性之日和男性凌驾于女性之日。但“不平等”的含义要比“凌驾”宽得多。女生入学要求的分数比男生高,并不能说男生凌驾于女生,而且这种不平等的标准也不是那些男生规定的,说不定是一个女性决策者作出的决定呢!解决了谁“凌驾”谁的问题不等于解决了其他“不平等”的问题。
  • 作者:

    邱仁宗

  • 全文[ PDF 133.0 KB ] 1995.10(6)  共有 1614 人次浏览
  • 日本人自杀行为的历史文化因素
  • [摘要]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本文分析了日本人自杀行为独特的历史文化因素:日本对自杀特有的道德评价;“义务”、“义理”与传统价值观;源远流长的死亡之道“武士道”及切腹的思想;审美意识中的自杀与自古的崇尚和渲染;宗教的思想与生死观;对自杀的法律评价;集团意识、依赖心理与自杀的“传染性”、集体性;情感模式中的拘谨自制与“内疚感”等因素。
  • 作者:

    李建军

  • 全文[ PDF 566.0 KB ] 1995.10(6)  共有 1777 人次浏览
  • 中国社会学大事记
  • [摘要]补充1994年1—7月 1月—1995年1月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处辉两次赴日本名古屋学院大学访问,合作研究“中国学术信息的多媒体系统整理”。 1月—1995年1月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彭华民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讲学,主要讲授“中国家庭”。 1月18日 “上海社会学界如何参与浦东开发研究座谈会”召开。(《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2月 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社会学学会举办“第三次农村社会问题研讨会”。
  • 作者:

    张志敏

  • 全文[ PDF 349.0 KB ] 1995.10(6)  共有 1127 人次浏览
  • 论社会现象的性质
  • [摘要]本文首次提出社会学本体论,认为对社会现象的性质的不同认识是社会学中两种对立的根源。作者通过哲学分析的方法,建构了一个主、客观性分析框架,并运用到对迪尔凯姆社会现象客观性的澄清上,论证了迪尔凯姆所谓sui generis的核心含义,即主客观二项性。继而通过对伯杰(Peter L.Berger)和卢克曼(Thomas Luckmann)的现实的社会建构的探讨,使主客观二项性的含义进一步明确。
  • 作者:

    焦永刚

  • 全文[ PDF 609.0 KB ] 1995.10(6)  共有 1672 人次浏览
  • 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工具合理性
  • [摘要]在西方文化中,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工具合理性是割裂的,因为前者纯属价值判断问题,而后者则是经验实证问题。本文作者从中国大道文化哲学的本体论、价值论与知识论之相统一出发,论述了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工具合理性的统一性,以及信念道德与责任道德的一致性。作者认为,中国不论是搞市场经济,还是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都不能片面地追求目的工具合理性,而必须把价值合理性放在重要地位,努力实现价值与价值判断、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工具合理性,以及信念道德与责任道德的统一与一致。
  • 作者:

    司马云杰

  • 全文[ PDF 486.0 KB ] 1995.10(6)  共有 2095 人次浏览
  • 前学科阶段的中国青年研究
  • [摘要]作者认为,确立青年群体的社会主体地位,以社会学为主干,集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美学及生理学等学科为科学群对青年群体进行综合研究,是当代青年研究区别于传统的青年研究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近15年来,青年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要跨越前学科阶段,尤其是确立完备的理论体系,尚需相当的时日与艰苦的努力。目前对青年研究最终形成的体系难以做出精到的逆料,但未来的青年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彻底脱离社会学为主干的科学群的支撑则是可以预见的。
  • 作者:

    王颉

  • 全文[ PDF 1082.0 KB ] 1995.10(6)  共有 1479 人次浏览
  •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跟踪调查
  • [摘要]笔者通过近几年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跟踪调查,对一些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提请大家重视和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增强全民体育健身意识。
  • 作者:

    丁燕娣

  • 全文[ PDF 406.0 KB ] 1995.10(6)  共有 1448 人次浏览
  •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评述
  • [摘要]本文分析了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市民社会理论及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的再度兴起。对目前中国的市民社会研究的状况及研究中的不同意见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
  • 作者:

    朱士群

  • 全文[ PDF 385.0 KB ] 1995.10(6)  共有 1516 人次浏览
  • 社会资本与私营企业家——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动力
  • [摘要]本文主要考察了私营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在其发展中的影响。指出,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必需重视社会关系网络的作用。私营企业家与他的亲戚和朋友的关系,特别是这些亲戚和朋友的职业地位和权力地位,对他们进入私营经济领域、获得资源和私营企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这种结果:1.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行政权力在资源分配中的主导地位,但形成了两种体制的长期并存;2.因此,私营企业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就成为获得资源和成功的重要渠道;3.社会文化传统和原有社会结构体系(如“单位制”),是积...
  • 作者:

    李路路

  • 全文[ PDF 850.0 KB ] 1995.10(6)  共有 1641 人次浏览
  • 当前广州社会的代际流动
  • [摘要]本文根据90年代广州的一次抽样调查中有关人们对目我和父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声望地位、权力地位和整体地位)的主观评价的资料,分析了当前广州社会的代际流动问题。本文透过对不同社会地位的代际流动方向、流动率以及影响流动的若干因素的比较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州社会的开放度。
  • 作者:

    郭凡

  • 全文[ PDF 497.0 KB ] 1995.10(6)  共有 1410 人次浏览
  • 高校中青年教师的职业稳定性研究
  • [摘要]本文以经验资料为依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描述、分析了高校中青年教师职业稳定性的现状及影响诸因素,分析了高校中青年教师职业稳定性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成就满足感、单位归属感、福利待遇满足感、工作成就得到肯定的情况影响职业稳定性的结论,适用于高校中青年教师;而工作年限、职业生涯阶段、工作机会评估影响职业稳定性的结论,却不适用于高校中青年教师。在人际关系方面,高校中青年教师与领导的关系是否融洽是影响职业稳定性的一个原因,而与同事的关系是否融洽则无影响;出身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职业稳定程度之间呈负相关;高校中...
  • 作者:

    刘欣

  • 全文[ PDF 641.0 KB ] 1995.10(6)  共有 1504 人次浏览
  • 价值立场与社会学知识的客观性
  • [摘要]长期以来,西方社会学家总是把价值立场与主观随意性混为一谈,认为价值立场介入社会学研究领域必然损害它的知识的客观性。文章在分析了价值立场的客观前提和价值要素在社会学理论中的地位之后指出,社会学知识是否具有客观性,不决定于价值立场是否进入科学研究领域,而决定于价值立场是否与特定的社会发展方向能保持一致。文章还剖析了理论认识与价值认识的辩证关系,认为社会学理论知识既是认识的,又是评价的,批判了西方社会学家在评价问题上的错误观点。
  • 作者:

    侯钧生

  • 全文[ PDF 459.0 KB ] 1995.10(6)  共有 1746 人次浏览
  • 论求职
  • [摘要]本文以劳动力市场为背景,从个体层次上探讨求职者求职行为。指出,影响求职者求职结果的因素除了个人自身因素即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之外,工作组织环境也有影响。
  • 作者:

    陈义平

  • 全文[ PDF 420.0 KB ] 1995.10(6)  共有 1108 人次浏览
  • 失业保险及其国际比较
  • [摘要]失业是现代经济社会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失业已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日益严重的趋势给社会和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建立、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失业保险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作者通过对国际上有关失业保险的现状介绍和对比分析,认为:要处理好我国的失业问题,主要要采取提高就业总供给能力和发展失业保险两种措施。
  • 作者:

    郭士征

  • 全文[ PDF 590.0 KB ] 1995.10(6)  共有 1469 人次浏览
  • 社会风险指标体系与社会波动机制
  • [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一方面加快了资金、人才与技术的积累,另一方面使社会矛盾、冲突甚至危机因素趋向活跃。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社会风险指标体系,以估量中国社会中人们经受社会性损失与痛苦的程度,它包括社会风险指标选择方法的界定,社会风险预警综合指数、核心指数及社会波动机制与统计规律。
  • 作者:

    宋林飞

  • 全文[ PDF 373.0 KB ] 1995.10(6)  共有 1285 人次浏览
  • 婚姻制度与社会变迁——对陕西省商州市杨峪河乡王墹村村民婚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 [摘要]人们的婚姻状况及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婚姻规则往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西北农村一个村庄——王墹村村民婚姻状况的实地调查与分析,从一个方面揭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变迁的历史与现状,反映出了农村社会变迁的一些基本特点。
  • 作者:

    胡必亮

  • 全文[ PDF 397.0 KB ] 1995.10(6)  共有 1209 人次浏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