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十堰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摘要]十堰市位于鄂西北山区,是三线建设时形成的城市。1970年前后,一批批建设者从全国许多大城市来到十堰,从1970~1987年,十堰市的人口由17万增加到35万,其中机械增长人口多达12万。1987年十堰市汽车产量突破10万大关,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分别达19.28亿元和16.95亿元。大量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在十堰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试图以十堰市人才开发利用情况为例,对人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 作者:

    周际

  • 全文[ PDF 440.0 KB ] 1989.4(3)  共有 1255 人次浏览
  • 中国的第一位社会学家——康宝忠
  • [摘要]香港大学的社会学讲师黄绍伦先生前些年在《中国解放前社会学的成长》一文中曾说:“康宝忠是在中国大学里教授社会学的第一位本国教授”。其实,客观地说,他首先应是我国最早拥有自己论著的第一位社会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 作者:

    木桥

  • 全文[ PDF 155.0 KB ] 1989.4(3)  共有 1834 人次浏览
  • 湖北省农村老年人口调查分析
  • [摘要]一、农村老年群体的差异性 从我国人口总体来看,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村庞大的人口基础,不但孕育了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口。
  • 作者:

    陈永平

  • 全文[ PDF 632.0 KB ] 1989.4(4)  共有 1226 人次浏览
  • 重建后的中国社会学的研究选题倾向分析
  • [摘要]中国社会学在中断了27年之后,于1979年重新恢复,十年来其发展状况如何,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科研选题的分析,透视中国社会学重建后的发展特点。 (一)社会学文献的倾向 对科学文献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收录《全国报刊索引》中的社会学文章及几年来出版的书籍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把握社会学界的科研选题倾向及其特征。统计结果见表1和表2。 
  • 作者:

    ?周贵华

  • 全文[ PDF 324.0 KB ] 1989.4(2)  共有 1651 人次浏览
  • 乡村建设运动:一个社会学的考察
  • [摘要]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也就是自1926—1937年的10余年间,在我国发生了一场颇有声势的乡村建设运动,一大批自由派知识分子,企图在保存现有社会关系的前提下,用非暴力的方法,通过社会改良,振兴中国农村,刷新中国政治,进而实现社会的现代化。
  • 作者:

    李善峰

  • 全文[ PDF 1117.0 KB ] 1989.4(5)  共有 1745 人次浏览
  • 《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出版
  • [摘要]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同志经过两年调查研究,写出的问题研究集《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雷洁琼教授为该书写了题词:“深化农村改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王康教授写了序。
  • 作者:

  • 全文[ PDF 73.0 KB ] 1989.4(1)  共有 1316 人次浏览
  • 上海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的形势及改革设想
  • [摘要]一、“七五”期间形势与任务 解放近四十年来,在社会保障方面上海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长期积累的大量问题并没有都得到解决,而且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七五”期间又将面临着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
  • 作者:

    陈如凤

  • 全文[ PDF 546.0 KB ] 1989.4(6)  共有 1189 人次浏览
  • 论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 [摘要]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mile Durkhetm,1859--1917)在1895年发表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书是西方社会学方法论方面的第一本专著,它标志着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已从哲学方法论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方法论体系。迪尔凯姆的这本书为西方社会学方法论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框架。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不等同哲学的方法,但它是以哲学的方法为根基的。
  • 作者:

    梁向阳

  • 全文[ PDF 575.0 KB ] 1989.4(1)  共有 1802 人次浏览
  • 中美社会学的十年交流对中国社会学的影响
  • [摘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学像中国社会学这样命运多舛,中国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被剥夺了生存权利达28年之久。1978年,与中美建交同一年,中国社会学的恢复与重建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79年3月,中国社会学会(原名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宣告成立,社会学在中国终于取得了它应当具有的地位。
  • 作者:

    邓方

  • 全文[ PDF 561.0 KB ] 1989.4(3)  共有 1215 人次浏览
  • 对中国古代法文化研究的反思
  • [摘要]我们过去尚未有明确定名为“中国法文化”的出版物,但不等于没有中国法文化研究。其研究成果散见于中国政治史、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等著作之中。概而言之,关于中国古代法文化的特质的论断,最常见的大致有二:一曰人治与法治说,二曰自然法说。
  • 作者:

    俞荣根

  • 全文[ PDF 563.0 KB ] 1989.4(2)  共有 1326 人次浏览
  • 谈谈美国的家庭养老——兼与中国社会学同仁商榷
  • [摘要]问题的提出 我们很有兴趣地注意到,中国学者和传播媒介对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发表过一些观点,与实际情况有不一致的地方。例如,在中国社会学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在西方国家,只有父母抚养子女长大成人的责任,子女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是一代一代的“接力模式”。而在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家庭养老的“反馈模式”,即父母抚养子女,子女成年以后,又反过来赡养父母(费孝通,1983;1985;袁方,1987;1989)。
  • 作者:

    葛兰娜·斯皮茨,罗素·沃德,边燕杰

  • 全文[ PDF 643.0 KB ] 1989.4(4)  共有 1738 人次浏览
  • 本刊编辑部讨论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化社会学研究
  • [摘要]本刊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反复认真地学习了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文件、小平同志近期的几次重要讲话以及中宣部和国家出版局的有关通知、规定、选题等。 结合形势,大家对刊物的情况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检查和反思。
  • 作者:


  • 全文[ PDF 67.0 KB ] 1989.4(6)  共有 1179 人次浏览
  • 中国社会学的历史反思
  • [摘要]中国本无社会学,但按中国当代历史学家的解喻,中国社会学的思想、学术却源远流长。吾师周子同教授就认为中国经学中包容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几个主要部分,《群经概论》指出:“《易》、《春秋》是孔子的哲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的思想所在”。 
  • 作者:

    陈树德

  • 全文[ PDF 888.0 KB ] 1989.4(4)  共有 1763 人次浏览
  • 米德自我论的来龙去脉及其要义综析
  • [摘要]自我研究经历了一个很长而又不稳定的历史,可以说,至少有整整一代人试图说明人的整合性、组织性而不借助自我概念。在保留自我概念,防止它在狂热的实证主义运动中泯灭方面,弗洛伊德即使是无意的,也是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只不过对这个术语是经过处理的。
  • 作者:

    黄爱华

  • 全文[ PDF 572.0 KB ] 1989.4(1)  共有 1577 人次浏览
  • 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和研究领域
  • [摘要] 一、教育社会学的起源 西方大多学者认为教育社会学是一门把教育放在社会学领域中研究的学问。其前提是把教育作为社会事实来认识的。教育社会学最初是因为人们承认了教育的社会性而产生的一门学科。
  • 作者:

    孙传钊

  • 全文[ PDF 477.0 KB ] 1989.4(3)  共有 1765 人次浏览
  • 重新认识农民问题——十年来中国农民的变化
  • [摘要]“不了解中国农民,就不了解中国社会”。这句话有几位政治家、思想家讲过。实践证明,他们是对的。那么现在还适用不适用?我认为,现在还适用。因为直到现在,11亿中国人口中,农业人口还占79%,另外的21%非农业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工人、职员和干部,他们有的本人就是从农村来的,有的父辈还是农民,所以都同农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作者:

    陆学艺

  • 全文[ PDF 1196.0 KB ] 1989.4(6)  共有 1775 人次浏览
  • “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警告”丛书问世
  • [摘要]“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警告”一书,是由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编辑出版、《天津新华书店》负责发行的大型社会学丛书。 该“丛书”首批出版了11本书,即①《疲软的舆论监督》,②《人口危机》,③《在亚社会中沉思》,④《农村亮出了黄牌》,⑤《城市在转折点上》……
  • 作者:

    潘允康

  • 全文[ PDF 82.0 KB ] 1989.4(5)  共有 1399 人次浏览
  • 中国近代以来法律文化发展考察
  • [摘要]中国近代以来法律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法律文化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撞击和冲突中展开的。本土法律文化和外来法律文化,作为对立体系的融合、吸收本来就是不容易的事件,更由于中国封建传统法律文化的强大和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一过程就显得更为复杂和缓慢。对于这一过程进行历史的考察和分析,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对于我国的法制建设,重建中华民族的法律文化,都将是有积极意义的。
  • 作者:

    潘大松

  • 全文[ PDF 577.0 KB ] 1989.4(2)  共有 1265 人次浏览
  • 苏联的社会学与改革
  • [摘要]伴随苏联的改革,社会科学,其中包括社会学的地位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苏共中央认为,社会学是改革的重要手段,它的使命是满足社会的重要需求。问题在于要提高社会学在整个科学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改变社会各个方面同它的关系,使它面向实践需要。与此同时,社会科学本身也在进行改革。
  • 作者:

    В·Я·叶利梅耶夫,科羽

  • 全文[ PDF 408.0 KB ] 1989.4(1)  共有 1484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